(通讯员 张旭)“走!社会实践去。”寒假伊始,智能制造学子积极响应“返家乡”号召,投身基层建设,服务家乡发展。
说家乡:用视频分享家乡奏响文化宣传“最强音”
回到承载着成长记忆与深厚情感的家乡,他们通过录制视频介绍美食、美景等特色文化,成为家乡文化宣传使者。
“将各种素菜丝放到面皮上,把面皮的四周往中间折起,最后把底部往上一兜,一个小巧可爱的丝娃娃就包好了,然后配以贵州独有的蘸水。”贵州籍学生自动化类24301班黎依婷展示着贵州特色美食“丝娃娃”的制作方法,带领大家感受贵州美食的鲜香酸辣,让人回味无穷。
“将军纪念馆馆藏丰富,有珍贵文物3500余件,以及历史影像图片4500余张。划分为6个主题展区,全面系统地展示了六师的发展历程和辉煌成就……”哈萨克族学生自动化类24305班玛合塔·吐尔森汗向大家详细介绍六师五家渠市将军纪念馆,带领大家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激发人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我们新疆有美景、有美食、有热情好客的各族人民,有我最爱的馕、手抓饭、酸奶疙瘩,在武汉就特别想念妈妈做的美食。”自动化类24301班米日姑骄傲地介绍妈妈做的新疆美食,“希望大家来古城喀什,感受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入基层:用脚步丈量社区为基层注入“新鲜血液”
智能制造学子返家乡后积极投身社区工作,以青春力量赋能基层治理,以实际行动彰显青春担当。
每天走访180户、行走20000步、拍照540张,自动化类24306班盛文超穿梭在三赵社区的每个角落。返家乡后,盛文超投入社区“一标三实”采核工作,协助工作人员开展社区基础信息采集。完成每天的信息采集任务后,将信息录入“孝感一标三实采核”系统,确保人、户、业等基础信息数据完整、准确、有效。
“参与到这项工作,让我明白了基层工作人员的不易,也在志愿服务中提升了我的沟通交流和处理问题的能力。”盛文超表示将会珍惜本次社区志愿服务机会,为基层治理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据悉,此项工作结束后,他将立即投入到三赵社区寒假爱心托管班志愿服务活动。
农历新年将至,安全问题牵挂人心。新疆泽普县良种场的维吾尔族小伙子自动化类24301班穆太力普刚回到家就加入到社区志愿者队伍,协助社区工作者开展安全卫生大检查。
“大爷,您这的商品都处于保质期内,新年快到了,大家都要购置年货了,食品可不能出一点小问题。”穆太力普同志愿者们认真检查每一个物品的生产日期和有效保质期,向店家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增强食品安全意识。
“老板,您店里的这个灭火器快过期了,这可太危险了。火灾发生时,过期的灭火器不仅无法灭火,还可能成为安全隐患。”经过社区专业的灭火器检查知识培训后,穆太力普对于消防安全了然于心,热情告知老板更换灭火器的流程以及日常检查维护的方法。
“虽然我每天做的都是一些小事情,但一想这些事情能守护大家的安全,我觉得就是很有意义的。”穆太力普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着当代青年学子肯吃苦、勤奉献的责任与担当。
进企业:积累职场初体验解锁成长“新密码”
智能制造学子奔赴家乡企业,以饱满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深入企业研发、生产一线,探索专业知识,为未来实践充电。
在九峰山实验室,二十余名学子正在开展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寒假实习,他们承担TEM图像CD量测、AFM形貌测试等专业工作,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能力。
机器人22302班陈卓表示:“通过这次实习,我真正理解了智能控制系统在工业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这让我对自己所学专业有了全新的认识。”
“一天工作11小时,虽然辛苦,但是也能让我静下心专注于一件事情。”自动化类24303班刘合强在武汉成华汽车饰件有限公司主要负责器件打磨和摆盘环节,他表示在企业的实践经历让他更加明白自己的需求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在美的集团武汉工业园区,“速度快、不出错”是前辈们对孔烁工作的高度评价,他每天要与空调外机扇叶相处12小时,将它们从包装盒中取出然后完好无损的送到流水线。在平凡的岗位上他没有丝毫抱怨工作的枯燥与艰辛,而是用行动诠释着敬业精神的深刻内涵。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实践没有完成时,永远都在进行中,愿每位参与实践的同学都能将这份奉献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入日常点滴,让青春在奋斗中熠熠生光。
供稿:张旭 审核: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