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闻

武职大夺两项一等奖见证实力!2025“中银杯”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字设计与制造赛项圆满落幕

发布者:jd发布时间:2025-07-10浏览次数:10

新闻网讯(通讯员 高俊 摄影 严水亮)七月的江城骄阳似火,凌家山下校园内却涌动着更炽热的数字化设计创新浪潮。7月5日至7日,2025年“中银杯”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在武汉职业技术大学光谷校区顺利举行。由武汉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教师谢丹、邵全兵指导,学生赵必威、纪鑫炎组成的推荐队,马祖银、黄一川组成的抽测队双双排名第一赢得两项一等奖,展示了专业技能风采,彰显了学校装备制造类相关专业的教学创新成效与实践水平。

武汉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赵必威、纪鑫炎荣获推荐队一等奖

武汉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学院马祖银、黄一川荣获抽测队一等奖

    本次赛事由湖北省教育厅主办,武汉职业技术大学承办,吸引了来自全省34所高职院校68支代表队同台比武。赛事对接世界职业院校大赛标准,全面考核选手的实践操作能力、创新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临场应变能力。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紧随制造业“智改数转”步伐,引入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以解决数字化生产的实际问题为导向,重点考察选手数字化设计与制造相关专业知识,数字化建模、创新设计、产品虚拟装配、协同设计与质量管理、数控装备编程操作等能力。

       5日下午,赛事裁判长会议和领队会议在智能制造学院四楼报告厅召开。大赛裁判长对赛事规程、评判标准及纪律要求作详细说明,强调将秉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执裁,确保赛事专业性与权威性。随后,参赛院校领队进行加密抽签。

       本赛项采取双人团体赛方式进行,分为“数字化设计”和“数字化制造”两大个模块,共有逆向建模与实物测量、创新设计与CAE分析、工程图绘制与产品展示和数控编程与仿真加工、数控加工与产品验证5个竞赛任务。

2025年“中银杯”湖北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比赛现场

       6日至7日,推荐队和抽测队各有34支队伍参加角逐,专家裁判全程执裁。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沉着冷静、专注投入,灵活应对复杂流程,在模拟生产环境中充分展现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职业素养,高强度的实战竞技,成为锻造专业技能与精益求精工匠精神的理想平台。值得一提的是,在赛项新增的“操作讲解”环节,成绩优异的9支推荐队参加各15分钟现场答辩,围绕赛题成果进行核心技能实践操作和讲解,展示团队的逆向建模、手工测量,结构优化、功能创新设计和数字化加工工艺设计、CNC 编程和仿真加工等能力。

       经过综合比拼和专家评定,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结果揭晓:武汉职业技术大学、长江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襄阳汽车职业技术学院荣获推荐队一等奖;抽测队一等奖则花落武汉职业技术大学、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武汉城市职业学院。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赛项比赛是武汉职业技术大学第二次承办,既是对学校办学实力的集中检验,也是对办赛水平的全面考量。竞赛期间,湖北省教育厅巡视员高月功、张强莅临比赛现场巡视指导,详细了解赛事组织筹备、进程推进等情况。作为赛事协办方,中国银行湖北省分行、武汉省直支行领导来校调研相关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本次赛项承办工作,校领导鄢烈洲、何保华、李仁平、杨旭东到现场察看督办。教务处、财务处、保卫处、后勤保障处等部门全力支持,智能制造学院领导班子全程跟进统筹,从竞赛场地规划、设施设备及软件安装调试到各项流程衔接,均提前做好周密部署和充分准备。

       参与赛事志愿服务工作的师生分工明确、协同高效,有序承担选手指引、检录、加密抽签、赛事观摩等关键环节任务,为大赛的顺畅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面对高温天气和每天竞赛全流程跨度长等实际情况,师生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工作,展现出严谨的专业素养和良好的精神风貌。他们专业细致、周到贴心的服务,赢得了120余名参赛选手及各院校领队、指导教师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智能制造学院院长朱红表示,将继续以技能大赛为抓手,坚持赛学相融、赛学相长、赛改相促,紧密对接产业需求,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深化“教学即生产、课堂即产线”理念,看齐世界技能标准,加强专业教学改革,完善课程建设,提升教学质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全面提升服务建设制造强国、数字中国国家战略的能力,为湖北建成中部崛起战略支点贡献职教力量。

       审核:朱红  责任编辑:娄修明